— 锅炉系列 —
锅炉系列发布时间: 2024-12-09 来源:真空锅炉
产品详情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属于“高效率节约能源通用设备制造”,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基础行业,承载着为国民经济高水平发展配套关键设备的作用,随着国内市场化进入深度改革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行业内的企业也在不断深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基于自身产品的优点延伸服务、拓展市场,由传统生产型制造业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程成套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公司专注于大型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高效蒸汽轮机、工业锅炉等产品,在设备制造及使用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先进水平的加工能力和检测设备,是一家定制化设计、服务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商。
随着制造业升级、国产化替代的发展新趋势,公司进一步开拓了系统集成、项目建设和运营服务的发展模式,转型为一家为客户提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风系统节能改造等技术服务及设备成套系统解决方案的制造服务型企业。
2021年1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指出将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端化转型,加速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高端智能再制造,并进行智能装备再制造技术、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供给。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了《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环保装备的需求,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高端装备供给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指出要采用持续改进和工程化方法,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不断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迈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支撑。
装备制造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出台,明确了未来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即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公司依托核心高端设备,聚焦主业,向一体化、系统化的系统集成和项目运营服务转型成为必然之路。
2021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要以高端化、智能化、清洁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高效新能源装备等,围绕节能、低碳、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高效节能、水污染防治等设备和产品研发制造和推广,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指出要发挥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加快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持续推进典型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强高温散料与液态熔渣余热、含尘废气余热、低品位余能等的回收利用,对重点工艺流程、用能设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升级。
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了《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环保装备的需求,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高端装备供给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节能降碳为重要导向,以能效水平为重要抓手,聚焦重点、先易后难、统筹有序推进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合理划定产品设备能效水平,推动地方和有关行业企业实施产品设备更新改造,鼓励更新改造后达到能效节能水平(能效2级),并力争达到能效领先水平(能效1级)。结合行业技术进步、发展预期等实际情况,实行能效水平动态转化,适时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
公司的离心蒸汽压缩机、单级压缩机、多级高压离心鼓风机、工业鼓风机等产品专注于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于电厂、钢厂的脱硫脱硝,石化、医药、造纸、垃圾渗透液等污水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领域。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要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光伏、风电发展,推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加快构建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基础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
2022年8月,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要推进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氢能、储能等10个领域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储能等多能互补集成。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3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指出要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要求,提出能源行业标准计划,设立了煤炭、油气、火电、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与氢能等6个立项重点方向。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依托储能技术、虚拟同步机技术、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智慧集控技术等创新突破,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煤电、气电、常规水电等传统电源转型成为系统调节性电源,服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应急保障和备用容量。电力在能源系统中的核心纽带作用充分发挥,通过电转氢、电制燃料等方式与氢能等二次能源融合利用,助力构建多种能源与电能互联互通的能源体系。
公司的高效蒸汽轮机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等领域。同时,通过承接生物质发电、余气余热发电等项目,公司成功推动了小型发电岛成套技术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中总包工程业务的开展。在储能方面,公司将电储冷、电储热技术应用于中天绿色精品钢(通州湾海门港片区)项目生产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实现了在储能方面的突破。此外,公司在氢能利用领域具备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生产制造能力,未来将根据经营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氢能源综合利用相关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是一家以工业鼓风机、离心空气压缩机、新型高效蒸汽轮机、工业锅炉、流态制冰机、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等高端流体机械制造为核心的制造服务企业。公司具备发电岛集成、高压空气站集成、冰蓄冷系统集成、海水制冰系统集成、风系统节能改造等系统集成能力以及EMC(合同能源管理)运营资质与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EPC(工程承包)、BOT(建设-运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等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建有省级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包括工业鼓风机、多级高压离心鼓风机、高效离心空气压缩机、高速离心蒸汽压缩机、单级压缩机、新型高效蒸汽轮机、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燃气锅炉、高效洁净煤粉锅炉、生物质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各类余热锅炉、冰浆冷冻机、海水流化制冰机、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脱硫脱硝、食品发酵、纺织化纤、制药、船舶制造、太阳能光热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利用、热电三联供、煤气回收、钢铁冶炼、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商业及办公楼宇蓄冰空调系统、工业工艺冷却系统、食品冷冻保鲜、溶液提纯、矿井降温、工业园区空调系统、氢能源等领域。
公司依托高端高效核心装备,逐步向节能环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集成应用方向发展。公司积极推进工业园双降低碳系统集成、储能能源站系统集成、余热余气热电联产系统集成、生物质气化热电系统集成、冷能综合利用系统集成、高压空气站系统集成、海水制冰系统集成、太阳能光热发电岛系统集成等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包含凯赛(太原)生物新建大型集中式压缩空气站项目、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余热利用热电联产项目、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生产指挥中心高效电储能及余热回收空调系统集成项目、南通江能公用事业服务有限公司供热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EPC)项目等多个总包工程项目。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运能从事余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能源发电工程的成套设备供应及技术服务,具备工程项目总包资质,目前其项目已覆盖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
公司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全面协调和管理采购活动。采用直接采购方式,以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关键辅件等相关配套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公司控股子公司南通新世利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类钢材、有色金属、轴承、电线电缆等工业用材的贸易服务,通过参与市场竞争、集中采购方式,实现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制定了严格的采购流程和制度。并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跟踪评价。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代理为辅”的销售模式,以区域销售为基础,实施精细化管理。公司积极与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并打造了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及时跟进客户业务需求。公司通过技术推介会、交流会、产品展会及推介会、公开投标等多种方式,拓展设备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此外,公司与俄罗斯、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能源领域的项目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和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产品具有品种繁多、生产周期长、单件批量小等特点。为此,公司采取“按单生产、以销定产”的模式,根据销售订单,编制年度产品排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履约时间的不同,统筹安排生产任务,确保产品按期交付。公司在系统集成和EPC工程项目上,根据项目前期技术方案、工艺设计等进行排产和工期安排,确保设备供应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进度,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
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的设备提供商向高端设备和多元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制造服务商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坚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鼓风机、离心空气压缩机、高效蒸汽轮机、工业锅炉、冰浆冷冻机等高端装备。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新能源、智慧能源、节能与环保技术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建设和运营服务,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系统集成相关总包工程和运营服务能力,可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节能环保行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公司已经建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浙江古纤道年产7亿立方高压空气站、德龙钢铁有限公司40MW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发电工程等高压空气站、余热余气热电联产多项系统集成项目。其中,公司已经实际运营了成渝钒钛年产11亿立方高压空气站项目。同时公司承接了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生产指挥中心高效电储能及余热回收空调系统集成项目、山东水发硫酸钠废液处理(冷冻浓缩技术)项目、凯赛(太原)生物新建大型集中式压缩空气站项目、南通江能公用事业服务有限公司供热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EPC)等在建示范项目。通过打造这些标杆示范项目,一方面实现对公司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验证;另一方面通过运营数据,公司对产品及技术进行了完善和优化,从而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吸引了国内外新客户和大客户。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高端流体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系统集成应用,通过长期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公司设有省级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在报告期内,公司对三元流产品系列、JE系列等产品的技术和相关系统进行优化;成功攻克了碳化钨喷焊和熔覆技术;开发了新型高效窄流道风机、首台套超低温高温升串联蒸汽压缩机和高中压对流式湿蒸汽汽轮机组等设备;完成了江苏省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项目-高效汽轮机及配套发电设备研发;首次将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于空气机的控制;改进应用在广船项目上的传统静叶片结构;自主研发了煤气燃料及余热烟气双通道高温高压锅炉、正压烟气高温高压余热锅炉;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了油页岩焚烧利用锅炉;研发设计了船用板冰及冰浆机组,优化了高效冰水分离装置等等。部分产品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并满足了国家环保政策和市场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44项发明专利、29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国内市场疲软、经济驱动不足等严峻环境,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上下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紧盯目标市场,发扬“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突破难题、善于解决困难”精神,通过抢市场、强研发、夯基建、促降本、提效能等多种措施抓机遇、占先机;通过优化产品质量、改善工艺开发、释放项目优能等方式,对应经济下行压力,调节产品供求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008.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51.0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81%。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单品销售+项目总包”的销售模式,抓住市场契机,承接了达钢搬迁集中空压站EPC项目、达兴能源空分改造EPC项目、天钢空压机节能改造EMC项目、内蒙赤峰奈曼钢铁集中空压站新建EPC项目、东营鲁方汽轮机总包项目、内蒙古金鄂博化工冶炼余热EPC项目、北京航化大连恒力一期项目、北京航化中化泉州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四川龙蟒两套75吨次高压SZS型燃气炉项目、青岛荏原台湾彰滨垃圾焚烧余热炉部件项目、绿能二期冷冻浓缩分盐项目、厦门同安污水处理项目等国内项目;通过参加国际标准的技术会、展会,将公司鼓风机、压缩机、锅炉等产品及备件销往海外市场,并且承接了江苏乘成鼎森钢铁津巴布韦项目等海外项目;通过加强与上海锅炉厂、哈尔滨锅炉厂、东方锅炉600786)厂三大动力公司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公司通过优化三元流产品系列、7-18系列高压离心风机、JE系列空压机润滑系统及齿轮箱、传统静叶片结构等设计,利用CFD等信息化技术分析,不断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成功攻克碳化钨喷焊和熔覆技术,应用于大型机壳与叶轮制作。首次将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于空压机的控制,抗干扰性能强,节约了成本。研发了新型高效窄流道风机、首台套超低温高温升串联蒸汽压缩机、高中压对流式湿蒸汽汽轮机组、煤气燃料及余热烟气双通道高温高压锅炉、正压烟气高温高压余热锅炉、高压比FC110+和FC150+等新品,并且大部分产品已在项目上得到应用,为推动公司向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46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新增授权专利30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按照“扁平、高效”的原则,整合事业部和职能部门功能,增设营销中心和工程中心,将职能部门优化缩减。二是加大陈欠款清收力度。公司定期召开应收账款清收会议,动员各分子制订月度回款计划,实行专事专办、专人清收。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公司开展闲置设备、闲置不动产、呆滞物资处置工作,并根据要求分批合规处置,优化融资结构,切实加强公司现金流管理,合理利用阶段性留存资金加强收益,加大中长期贷款金额。四是推进亏损治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精密制造、高邮林源、泰州锋陵制定扭亏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泰州锋陵、精密制造经理室人员调整到位。
公司通过制定、执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分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委派实施办法》《财务支出审批管理规定》《招标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日常经营管理。并且通过深入强化财务核算基础,完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全面梳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内控流程及制度,逐条梳理、分项总结,明确关键控制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对存在的内控风险点及控制缺陷进行完善,并建立失职追责机制,严格执行相关规则制度;推进公司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从项目立项、可研论证、建设管理、财务统筹、审计监督、绩效评估等在内的全流程管控体系。通过组建公司商务风险管理部,全程管理公司招标管理、法务工作,实施采购、销售、工程服务等相关方文档管理、合同审核、履约跟踪、物流运输、异常报告等商务工作;强化审计监察功能,建立从合同审查、采购支付、计划安排、产品交付、工程结算、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管理体系。公司编制2023年度企业风险管理列表及202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并对投资子公司的招标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整改责任分解表,跟踪整改。
2023年11月完成金通灵党委换届工作,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实现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以及党委会、经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要求和管理梯队培养的需要。报告期内,公司在党委的领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企业高质量改革。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召开党委会24次,研究讨论“三重一大”议案86项,保障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二是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在基层党支部开展重点攻坚项目,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两面旗帜”引领作用,号召党员在一线攻坚、在一线淬炼、在一线建功,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在基层一线,对先进典型、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或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充分发挥群团、工会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员工福利待遇,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企业向心力,促进全体员工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加强警示教育,持续开展节日期间正风肃纪;严格业务招待、费用报销管理;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承诺书,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招标、采购、外协、设备、基建等监督工作。
抢抓国家“双碳”和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以高端流体机械装备为核心,重点拓展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智慧能源的系统集成建设和运营服务,建设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的综合能源管理方案提供商。
按照“聚焦主业、聚力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瞄准行业细分市场,坚持做精制造板块、做强总包工程、治理亏损企业等多措并举,打造技术先进、管理高效、治理规范的国有上市公司。
1.深耕市场,拓宽渠道。产品制造方面,鼓风机从冶金行业到新能源储能行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在现有存量市场拓展风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压缩机大力发展单体设备销售,改进工艺流程,缩短生产周期,继续做好EPC项目的集成业务,积极开拓空分市场压缩机以及空分配套氮气压缩机的销售;汽轮机强化质量管控,提高产品稳定性,积极探索船舶、海工平台等建设领域,继续做好有色行业饱和蒸汽市场开拓,同时进一步开拓汽轮机拖动市场。工业锅炉继续拓展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燃气锅炉和余热锅炉市场,大力开拓备件和改造业务。工程建设方面,计划完成紫金铜业、四川永祥、东营鲁方等项目的验收交付,推进四川达钢、金鄂博、南京化学工业园空压站等项目的工程建设,协同上海运能明确安达项目的发展方向,推动上海运能做大做强节能减排、智慧能源板块,稳定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方面,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及东南亚市场,建立俄罗斯办事处、发展东南亚代理商。
2.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围绕现有产品,突出降本增效和品质提升,构建上下联运的研发体系,切实提升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以市场销售为导向,开发短、平、快产品,加强技术改进,统筹各分子公司的研发工作,建立内部研发竞争机制和研发成果的分配机制。鼓风机加强新能源、储能领域产品研发,开发高温高粉尘风机;压缩机改进工艺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开发压缩机标准机型,增加压缩机标准产品类别,开发一种高效向心式空气膨胀机、200kw磁悬浮压缩机;汽轮机研发高参数双抽凝汽式汽轮机组;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继续开发大流量空压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工业锅炉持续以化工废弃物焚烧余热锅炉为方向,通过技术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向大型化化工废弃物焚烧余热锅炉进军,自主研发150MW以上的热电联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进一步加大熔盐储能项目研发力度,推动熔盐储能系统中的加热器、换热器、熔盐储罐等产品落地。继续开发3MW燃气轮机电站、120KW氢能源方舱移动电站、120KW负压式排烟移动电站,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JGDW-85柴油电站。
3.坚持降本增效,聚力改革攻坚。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深化降本增效工作目标,实现精益化管理,促进公司稳健发展。通过公司设立的降本增效专门工作组,推进采购、招标、销售等一体化管理,改进工艺流程,提升工程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逐步的提升产品毛利率和工程建设收益率。精细化管理上,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根据“管理专业、精简高效、结构合理”原则,通过公务用车合并管理、办公用品电商平台招标等方式降低职能部室管理费用;加快公司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进OA、ERP、MES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和智慧管理水平。技术优化上,通过提升产品技术性能稳定性和设计方案容错率,减少因质量缺陷和事故导致的成本,提升制造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降造过程成本;提升高端领域风机效率和产品可靠性,开发储能等新领域风机产品,提升产品盈利能力;研制蒸汽加压用蒸汽压缩机、单轴离心空压机,丰富现有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管理上,全面对标行业优质企业,重点在生产计划安排、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现场管理方面,寻找差距,改善提升;实施通用物资库存定额、专用物资零库存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倡导全员参与工艺小改小革,精简生产环节,减少刀具耗用,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政策,调整大功率测试实验时间。采购管理上,压实责任主体,明确采购控制范围,年初立项、月度考核、年度评比;严格供应商管理,对现有供应商开展评估,加强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优化采购策略,动态调整采购策略、采用集中采购、竞价采购、网商采购多样化采购模式;严格库存管理,各分子公司通过内部利用、跨部门应用、外部退换转让等方式,在不增加现有库存的基础上,积极消化长期呆滞库存物资。陈欠款清收上,建立应收账款回款考核制度,排定月度收款计划,实行专事专办、专人清收,确保应收账款增长率不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
4.盘活闲置资产,促进创效增收。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开展对闲置设备、闲置不动产的分批处置,成熟一批,处置一批。对闲置资产进行评估与分类,确定不同资产的价值和潜力,针对不同类别的闲置资产,制定具体的盘活策略,对易于剥离的闲置设备,根据市场需求,经评估后分批单独出售处置,对剥离困难的设备与设备所在厂房共同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透明、竞价的方式进行处置。通过加强宣传推广、与多家潜在买家进行洽谈、利用交易平台进行推广等方式,最大程度保障国有资产的价值实现。
5.完善内控体系,防范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方面,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构建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以商务流程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为核心,理清公司生产和商务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流程进行固化,形成整体的内控体系;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快建立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以合规管理为重点的内控体系,加强内部制度执行力度,形成内控手册。优化流程方面,生产上借助于MES系统和ERP系统,优化各公司设计、工艺、生产、采购等内部环节操作流程,明确公司内部协作单位的各类业务节点,减少繁冗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商务上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职能部门日常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评价-审计部门再监督”工作机制,筑牢风险管理“三道”防线,防范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
6.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发展质态。优化人力资源,提高组织效能,服务企业发展效益,择优使用部门人员;分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建立人员与岗位相匹配的运行机制,科学核定人员总数。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基金,深化劳动合同管理和经营绩效考核,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管理导向,夯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突出现金流管理,强化应收账款及现金流管理,公司将优化融资结构,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增加中长期项目贷、政策性银行贷款;常态化加强应收账款回收,通过法律手段清收陈欠款,每月对集团各公司现金流及应收账款管理情况持续跟踪并加强奖惩考核;重大项目建设明确资金来源,专款专用。保证公司产品生产现金流,通过项目融资建立与工程建设进度匹配的现金流。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ERP,实现合同订单全流程跟踪,加强供应商管理、采购合同管理、运输服务商管理等功能;MES项目打通生产、质检,半成品、产成品出入库等环节,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跟踪及调度。加强对产品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升级,引入智慧能耗管理、用户大数据精确分析、云计算、APP远程控制等技术,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及产品竞争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2A)的建立和运行,实施OA项目并运行,跟进五星上云项目。常抓安全管理,继续深入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出台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构建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对标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运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应收账款风险:公司产品服务于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及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按照行业惯例,产品验收合格后一般以合同金额的10%货款作为质保金,于项目工程整体安装调试并经检验合格后1-2年内收回;总包类工程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结算周期进一步延长。同时,公司的部分客户付款审批流程时间较长,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
应对措施:一是优化信用审批流程,为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公司将采取更加严格信用审批权限,严格规范信用审批程序,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强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管措施,增强回款工作的考评要求;二是加强与客户沟通,公司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确保客户了解还款流程及重要时间节点,提高客户还款意愿,降低应收账款周转风险;三是提高回款速度,加大对回款工作的投入,优化回款流程,提高回款速度,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采取资产担保,对较大金额的发电工程及汽轮机项目,约定业主方为公司实施项目提供足额资产担保,基本消除款项不能如期回收的风险。
项目实施风险:公司在生物质发电、余热余气利用等领域签订金额较大的工程总包协议。受宏观经济形势、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不能按照约定进度实施和经济效益变化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强化项目监管,公司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确保项目按照约定进度实施,降低因业主延期或建设手续繁琐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效益变化风险;二是优化资金匹配,公司合理安排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降低因现金流紧张造成的财务风险;三是积极沟通与协调,公司与业主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排除项目障碍,全力推进项目进度;四是谨慎选择项目,公司对后续招投标项目进行仔细甄别、认真分析可行性,选择风险可控的项目参与,降低项目执行风险。
产品研发风险: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大型工业风机、离心压缩机、小型蒸汽轮机等流体机械产品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若公司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节奏、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一定的沉没成本及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密切跟踪流体机械技术和应用的最新发展,进入小型燃气轮机领域,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二是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公司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开展前期研究与技术储备,搭建国外研发平台,提高研发能力;三是合作研发,公司结合企业资源、自身定位和发展,与国内外流体机械领域优秀的技术人才或团队合作共同研发,形成系列知识产权;四是人才培养与引进,公司持续引进高技术人才,充分的发挥团队智慧,提高研发实力,降低产品研发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公司收购上海运能、高邮林源的成交价格较其可辨认净资产增值较高,公司确认了较大额度的商誉,若上海运能、高邮林源在未来经营中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则将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一是推动业务拓展,公司积极推动并购标的公司加大业务拓展,提高盈利能力,降低商誉减值风险;二是定期进行资产评估,公司每年末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与减值测试,确保商誉价值的准确性,提前发现并应对商誉减值风险;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加强并购后的内部控制,确保并购效果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并购标的公司的经营效益。
相关推荐